曾經那一抹濃濃的年味
l 單有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绷魉墓怅幋掖叶^,轉眼已是年終歲末。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心中卻難免有一絲淡淡的憂傷,由于老家在幾百公里外的皖北農村,從2006年參加押運工作至今,只有一次在老家和家人一起共度除夕。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對家的思念,親情的向往,思緒仿佛又把我?guī)Щ啬莻€生我養(yǎng)我的村莊,爸爸劈柴燒鍋,媽媽忙著篜大饃、炸麻花、炸丸子,滿院都是濃濃的香味。過年真好……
小時候特別喜歡過年,過年意味著有肉吃、有新衣服穿,可以放鞭炮玩,甚至還能收到好幾塊錢的壓歲錢?!俺粤T臘八飯,就把年來辦?!睂嶋H上,一進入臘月人們就開始準備年貨。集鎮(zhèn)上各色店鋪早在門前支起了貨攤,擺滿了過年的各種物品,吃的、穿的、用的,年畫、對聯(lián)、煙花炮竹等等應有盡有。小孩跟在大人后面,擠來擠去,雖然凍得鼻涕流多長,但依然很快樂。
貼春聯(lián)、放鞭炮,辭舊迎新才有過年的味道。記得,小時候家里窮,春聯(lián)都是在集市上買回來紅紙找村里有文化的人幫忙寫。上了初中以后,隨著知識的豐富,于是家里的春聯(lián)都是我來寫。雖然不像別人寫的那樣龍飛鳳舞,但也能做到一筆一畫,保證不得有錯別字。那時候的春聯(lián)講究多、有意義,豬圈、牛棚要貼上“六畜興旺”,自行車貼上“日行千里”,門口一顆大樹貼上“抬頭見喜”,就連盛水的水缸上都貼上“細水長流”等等。小孩子都喜歡放鞭炮,年三十夜里大人忙著放開門炮,小孩也不閑著,三五一群打著燈籠到處跑著,撿沒有炸開的炮竹玩。
當然了,最向往的還是拜年、走親戚,不僅能吃到好吃的,還能收到壓歲錢。大年初一就開始走親戚、拜年,每家每戶客來客往,熱鬧非凡。大人小孩都穿著新衣裳,臉上掛著笑,路上碰到了熟人,就互相問候、祝福,大家都客客氣氣的。最難忘的就是正月初二去外婆家,那時候交通不便,又沒有車,大人挎著個竹籃子在前面走,一家?guī)讉€小孩在屁股后面跟著,要是遇到下雪天,一路上還能摔幾個跟頭,幾公里的路走下來一點都不感覺到累。
滄海桑田,時光荏苒。轉眼那個疼我的外婆也已離開我們好多年。如今,我已為人父,過年雖沒有刻骨銘心的物質等待,卻依舊有割不斷的親情、鄉(xiāng)情!
過年,是對父母家人安康的思念!
過年,是對孩子健康成長的期盼!
感受年味
l 黃志華
提起過年,眼前浮現著往昔過年的一幕幕,心中便會有無限感想,回憶里的“年”是飯菜的香味,空氣中彌漫著久久難以消散的火藥味,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過年早已經成為一種文化滲透進了我們的思想,流進我們的心底。
兒時的“年”給了我無比的快樂和期待,穿新衣服、豐盛的年夜飯,最高興也最期待的是長輩們給的一封封大紅包,好像過年就意味著許多好事都能趕到一起發(fā)生,過年是那么的令我期待,那濃濃的愉悅氛圍使我向往,那時的年味是甜蜜的味道。
隨著時光推移,成年以后,因為學習和工作的原因與家人總是聚少離多,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家鄉(xiāng)始終是在外游子魂牽夢縈的眷念,所以越到年關就越想著早點回家與父母團聚。我相信不光是我,每個出門在外的國人都是與我相同的想法,盡管年前交通擁堵,人潮攢動,返程火車更是一票難求,但這些都不能成為阻礙我們回家的羈絆?!拔ㄓ兴监l(xiāng)切,不問奔波苦”,親人的一聲呼喚足以讓遠方的游子堅定回家的決心。國外稱我國“春運”為地球表面最大的周期性人類大遷徙活動,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過年對于我們億萬同胞的真正含義,過年是一種思念,是一種血濃于水的親情在內心深處打上的烙印,時刻在我們內心呼喚著,這種溫暖的思念,支撐著我們在外闖蕩、拼搏,陪伴著我們度過一生,那時的年味是思念的味道。
時光總是如白駒過隙般飛快,每過完一個年,不經意間就又長了一歲,驀然回首,我們已經成為大人了,而父母親也漸漸老去,俗話說“小孩盼過年、大人盼種田”,父母親用他們的辛勤勞動給我們營造了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的年味,我們要感恩父母。如今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了,和以往相比之下,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真可謂是天天生日、月月年,想吃啥就有啥,衣服也不用等到過年再換新的,通訊也方便了,電話、QQ、微信可以隨時隨地聯(lián)系,對過年的期盼也大不如前,年味漸漸的變淡了,如今我們要把傳統(tǒng)的年味傳承發(fā)揚下去,在過年的時候與家人相伴,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拉拉家常,吃著母親做的可口飯菜,收獲那份久違的溫暖,雖平凡但快樂,此時的年,是幸福的味道。
過年,過的是幸福,過的是團圓。
又一年
l 朱洪彬
又要過年了,這些天人們談論的話題最多的應該是過年吧。提起過年,我感覺最有年味、最熱鬧的是兒時在農村的過年。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時雖然不似現在這么的富足,但人們大都過上了溫飽有余的生活了。每年只要到了
我們這些的小孩子自從放了寒假,心就向著“年”了,因為過年,大魚大肉可以吃個夠;因為過年,可以穿上嶄新的衣服;因為過年,可以出遠門,去姥姥、舅舅家玩了。年三十晚上,貼上大門聯(lián),放了關門炮,一家人圍著四方大桌熱熱鬧鬧地吃著年飯。吃年飯也有點兒講究,雖是一桌子的豐盛的菜,但那一盤魚是不能吃的,這盤魚要留到年初一才能吃,這叫“年年有余”。有一道菜是必須要吃的,那就是燒粉條,粉條是“錢串子”,吃了“錢串子”,來年就有了一串一串的錢,就會發(fā)財。年三十晚上的重頭戲是“守歲”,“守歲”拿壓歲錢,是我們小孩們一年中最好的撈錢機會。晚上十點、十一點、十二點,雖然眼都睜不開了,但還是不愿睡去,為什么?等著壓歲錢呢。
大年初一,村子里可熱鬧了,大人小孩齊出門,你到我家拜年,我去你家問好,一茬一茬似趕集似的。每至一家,瓜子、花生、糖果大把大把地拿出來,散給客人。“拜年拜年,瓜子朝前;板凳坐坐,瓜子嗑(kuo)嗑(kuo)……”小孩子們哼著這樣的順口溜在村子里來回地穿梭著。從
這幾年,自打進了押運公司從事武裝押運工作后,我感覺每年過年都很充實、很有成就感。每年的大年三十下午,三點多鐘我們的運鈔車便在通往各個鄉(xiāng)鎮(zhèn)的道路上奔跑著。大年初一的早晨,當人們還處在過年的甜美睡夢中時,我們這些押運戰(zhàn)士又跨入運鈔車踏上了新年的戰(zhàn)斗征程。
作為一名武裝押運員,我們沒有做出轟轟烈烈的事業(yè),但是,老百姓的安居樂業(yè)、地方經濟的繁榮發(fā)展也有我們的貢獻!看到儲戶把大筆大筆的款子存入銀行,看到客戶滿意地拿到了一筆一筆的存款,看到銀行的業(yè)績又上了新臺階……過年了,我們雖然有點緊張、有點忙碌,但我們心里很高興!
過年感觸
l 楊毅
時光過得飛快,轉眼間又是一年春節(jié)即將到來,年越來越近,我的心情就愈發(fā)的復雜起來。每每見到大街上熙熙攘攘的返鄉(xiāng)人群,透過他們焦慮的眼神、匆匆的步履、沉重的行囊,思緒感慨萬千,春節(jié)畢竟是最重要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外飄蕩的游子,不論成功還是失敗,辛酸還是快樂,心中永遠不滅的是鄉(xiāng)情,是對親人的思念,回家團聚總是他們辛勤拼搏一年結束后的永恒主題??粗麄兗磳⒎掂l(xiāng),與家人團聚,收獲那份期盼已久的溫馨與幸福,不禁使我動容。
記得97年當兵那年,11月份入伍,春節(jié)是在新兵連度過的,白天緊張的訓練和戰(zhàn)備執(zhí)勤讓我根本無暇顧想其他事情。每到夜晚降臨熄燈號響起,緊張訓練一天的軍營也安靜下來,我站在崗樓上,手握著冰冷的鋼槍,駐地附近百姓除夕聚會的喧鬧聲和慶祝新年點放的隆隆鞭炮聲,在我的腦海里不禁回憶起往昔在家與父母過年的場景,想起一向嚴厲的父親和慈愛的母親,也不知今年沒有我的陪伴,二老春節(jié)在家過得可好,想到這里,淚水就在眼眶里打轉。
2001年,離開部隊的我毅然投身武裝押運事業(yè)。眾所周知,武裝押運工作的特殊性,對于奮戰(zhàn)在我們這條戰(zhàn)線的人來說,放假休息是多么艱難。越到過年期間,任務就愈加繁重,人員大批返鄉(xiāng),消費幅度激增,市場資金流動量短期內呈爆炸式增加,給向銀行提供現金配送服務的押運行業(yè)大大的增加了工作量,當時的我是一名運鈔車駕駛員,記得那幾年的春節(jié)總是疲于奔波,往返于金庫和銀行網點,過年了匆匆回趟家,接到單位加款任務又要出發(fā)了。
從事武裝押運行業(yè)十幾年,從一個毛頭小伙子,到已為人父的中年人,從一個剛入職的駕駛員到分公司的副總經理,我已經記不清楚有多少年頭沒有和家里人好好過個年了。父母老了,兒子大了,感嘆歲月無情的同時,更多的還是我對他們的愧疚。如今在領導崗位上,過年值班備勤,確保押運安全是重中之重,更期盼的是公司所有從事押運事業(yè)的戰(zhàn)友們每天能夠平安歸來。我是眾多奮戰(zhàn)在保障金融戰(zhàn)線平安穩(wěn)定中的一名衛(wèi)士,他們也與我一樣,沒有太多的時間在春節(jié)期間去陪伴家人,平凡的崗位,平凡的堅守,這是我們決定從事光榮武裝押運事業(yè)的莊重諾言。
雖然武裝押運工作辛苦,但也快樂。過年了,在單位掛起紅燈籠、貼對聯(lián)、開展娛樂活動,和值班同事們一起看晚會,帶些慰問品看望那些困難職工,大家一起其樂融融也是很快樂的事情,我的心愿是:“愿押運事業(yè)安全穩(wěn)定,家屬員工平安健康”,誠祝大家:“春節(jié)快樂!”。
過年啦
l 張玉萍
小時候,從有了記憶起,最盼望的節(jié)日莫過于過年,過年對于兒時的我來說就意味著漂亮的新衣服、很多好吃的東西、大人給的壓歲錢。于是,小小的我,每天都在盼著過年。其實,過年最讓人高興的是準備過年的過程。
二十六,要“燉大肉”,在這一天,家家戶戶殺雞宰牛,村里誰家殺豬了、宰牛了,那可是件大事,左右鄰居、親朋好友都會趕來幫忙,殺完牛羊后,在露天搭一口大鍋,放在大鍋里將肉燉熟,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啃大骨頭,那熱鬧的氣氛現在想來還很溫馨。
二十九,要“蒸饅頭”,頭一天晚上要將面和好,放在家里用被褥捂著,經過一夜的發(fā)酵,為了使面更加的松軟,第二天早晨四五點時起來開始將面反復揉搓、做饅頭,又圓又香的饅頭象征著幸福、團圓。
大年三十,要“包餃子”,這一天,從早晨開始,家家戶戶都早早的起來,隨便吃點早飯就開始準備包餃子所需要的食材,韭菜、蒜苗、香菜、豬肉等是家家戶戶必備的,快到中午時,只聽見家家戶戶剁餃子餡的聲音,家中無論老小都加入包餃子的行列中,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的場景真是無比溫暖!老人喜歡在餃子中放一枚硬幣,誰吃到帶硬幣的餃子,便會幸運一年。當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桌的時候,大家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吃過飯后,一家老小都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當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看完,新的一年也來臨了!
此時,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伴著新年的鐘聲歡唱著“過年啦!”。
記憶中的年味
l 宣朋朋
總覺得小時候過年特有意思,一個小小的鞭炮,一個小糖人,一串冰糖葫蘆都能玩上一整天,自娛自樂。
記憶中的過年是磨刀霍霍向豬羊,爸爸媽媽操辦年貨忙碌的身影。記憶中的過年是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五彩的煙花和震天響的爆竹,記憶中的過年是紅包鼓鼓,會收到N多的紅包,即使要上交家?guī)臁S洃浿械倪^年還會有如期而至恰到時分的皚皚白雪,對辭舊迎新有著滿滿的期待。為了過年可以好好的玩,寒假還沒有開始,寒假作業(yè)已經寫了一大半了。
除夕的前一天,外公會準備好硯臺和墨,燙好新買的毛筆,在中堂的大八仙桌上開始寫春聯(lián)。除夕當天貼春聯(lián)、貼福字,總是跟在哥哥的后面負責看貼的可對稱,說的最多的就是往上一點,往下一點。有時候還會找一些剩余的紅紙在上面寫上“五谷豐登、家禽興旺”,偷偷的往糧倉上、雞籠上貼。感覺貼的越多年味就越濃一樣。
還有件最開心的事就是初一早上早早的起來穿上新衣服,然后三五成群的跑到打稻子的谷場上相互開始炫耀,比誰的衣服更好看,越是花枝招展的越是覺的好看。
忙著過年
l 錢軍
春節(jié)之前,是押運最為忙碌的一段時間,各家銀行都要調撥大量現金,以便儲戶提取。為保證銀行的正常運轉,這些調撥、送款工作,都要靠我們押運員來完成。這也正是考驗我們的關鍵時刻,在公司領導的部署下,規(guī)范有序地運行著。
為了保證各家銀行的正常運轉,各個車組成員如同一臺不停運轉的機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順利完成銀行的繁忙業(yè)務而不惜加班加點,毫無怨言。因為我們知道,為了更多人過好春節(jié),大家也都十分理解。為了做好優(yōu)質服務的工作,有時來不及回家吃飯,就在外面隨便叫份工作餐,飯后繼續(xù)投入到緊張繁忙的勤務工作中去,也是很正常的事;有時銀行業(yè)務量大增,下班延誤拖班了,我們就耐心等待,熱心服務,大家從沒有叫苦叫累,畢竟都是為了過個美滿的春節(jié)嘛。
年關將至,路上的行人和車輛也會明顯多起來,這就給我們的押運勤務增加了難度和安全風險系數。為此,我們的警惕性和精氣神也百倍地增強。雖說自家過年的年貨很多都還沒有置辦,但工作熱情絲毫不減,工作責任心沒有半點馬虎。為了更好地做好服務工作,我們起早貪黑,穿梭在城市的街頭巷尾,坐在押運車里看著來來往往面帶喜慶笑容的人群,我們也忘記了勞累……。
難忘兒時的年味兒
l 王化如
天色已暮,窗外車水馬龍,匆匆地,是趕往家的腳步。又是飄雪的季節(jié),驟降的氣溫,預示著“年”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小大寒里,滿眼是冬的韻味兒。
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了,因為孩提時代,只有在過年才可以吃好的,穿新的,更是跟家里親戚串門,與童年伙伴玩耍的好時機。記得那時候村里的孩子們串著唱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年味兒,除了感受迎接過年喜慶的氛圍,更難忘的是只有在過年才有的習俗:過年吃餃子,除夕之夜的餃子要包進幾枚硬幣,誰吃到誰有福。我們大家族的兄弟姐妹都爭搶著吃,我吃到的時候多。小時候,平時難見葷腥兒,過年才能大快朵頤。年夜飯會做上滿滿一大桌子,雞魚不可少,特別是魚一定會有的,一般都會買回一條鯉魚,一次不能吃盡,大年初一早晨還把它端上桌,取連年有余的意思。在農村,年夜飯一般從年三十下午三點多開始,大人從早晨就開始忙著準備、烹制。大年初一的早晨,還是吃餃子,母親早把餃子煮好,叫我們起來吃餃子,沒等吃完,早起拜年的人就絡繹不絕上門了。我們也草草吃過,也跑出去到別人家拜年。街上熱鬧非凡,到處是拜年的流動大軍。除了過年吃餃子,年夜飯讓孩子們狠狠地解饞外,過年吃柿子餅子、嗑瓜子、吃炒花生,還有平時很少吃到的糖果,這些零食給我們童年和少年時光帶來無窮的樂趣。
過大年除了吃,最重要的就是穿。過年要穿新衣服,不像現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買新衣服,過去窮,多數人家都是在過年才會給孩子買一身新衣服。母親每到過年,都會給我們姐妹幾個每人買一套新衣服,女孩子愛美,每每買了新衣服,都舍不得穿,擱在柜里,一直忍到年初一早晨出去拜年的時候穿,那種心情自是現在不能比擬的。
兒時的年味兒最是濃烈,它承載的是年少的記憶,家的溫暖,人間的真情!
追憶春節(jié)往事
l 唐峰
前幾日,我去省城看望讀高中的女兒,送些必備物品,見面后喜悅自不用說,閑話之余,女兒忽然想起了什么,滿心歡喜的對我說:“爸爸,很快就要放假了,我要好好玩玩,你要給我買件長絨外套,帶筒皮鞋,還有奶油蛋糕,還有···”。望著女兒滿臉幸福、期待的表情,我恍如昨日,仿佛回到了我那充滿意趣的童年。
小時候,完整記事起應該是七十年代中期,物資匱乏,和現在比那是天壤之別,別說是華服美食,每日除了紅薯就是南瓜,連吃頓米飯都顯得奢侈,但是到了春節(jié)可就大不一樣了“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熬糖稀,二十五做糖果,二十六買豆腐,七撣金,八撣銀,大年三十換新衣,歡歡喜喜過大年”。臘月二十后,村里就有了年味,大人們忙著殺雞賣肉,請來裁縫做新衣,孩子們也幫著撿柴火蓐枯草,好讓大人們快快熬糖稀,爆爆米花,做糖果,每每聽到爆米花“砰、砰”聲,每個孩子心里都樂開了花,滿村瘋跑,直到油燈點亮,大人們聲嘶力竭喚各自孩子回家,滿村追攆方才一哄而散。
千盼萬盼,終于到了大年三十,大人們打漿糊,貼門對,還要貼上漂亮的“五福”,就像現在的窗簾邊花,特別好看。我老家是中午吃年飯,盼望已久的年飯上桌了卻有些心不在焉,聽到外面的斷斷續(xù)續(xù)鞭炮聲和伙伴們的吵鬧聲,心早已經飛出去了。吃完了年飯,飛奔而出,伙伴們已經三三兩兩撅著屁股滿地找放漏了的鞭炮,撿的差不多時,每人拿著一根點燃的香,瓦片下,池塘里,雪地上時不時放上一個鞭炮,炸的水花四濺,泥土亂飛,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大年初一是比較講究的一天,大人們早早地起床,換上只有過年才穿上幾天的“新”衣服,開啟三十晚上用紅紙封住的大門,并且口中念念有詞:“大門一開,元寶滾進來,今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緊接著要放開門炮,鞭炮響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孩子們聽到爆竹聲,不約而同迅速起床,風一樣閃出,結成同伙,從最年長的長輩家開始,逐家拜年,每一家都有一位長輩整衣坐在高堂,面帶微笑等候著我們到來,長輩們給我們每人一把平時見不到的花花綠綠的糖果,孩子們便又起身風一樣“刮”向下一家。
年的味道
l 陶慶國
臘梅在枝頭翹首以盼,
雪花在空中舞姿翩翩,
年的味道在心中恣意蔓延。
隨處可見,
中國紅,紅成一片,
是節(jié)日里最炫的裝扮。
傾心聽,或近或遠,
或長或短,
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不絕耳畔。
千家萬戶醞釀著舌尖上的美味,隨風飄散,
酸甜苦辣咸,
在這里碰撞出豐饒多滋的味覺盛宴,
帶著兒時的記憶,故鄉(xiāng)的味道,涌入我們的心田。
年的味道,千千萬,
唯有一種是來自心底的呼喚,
親情的凝聚,家人的團圓,
所有的味道,只有此刻,才能激發(fā)出彌久愈香中國年味的內涵,
銘刻你我心間,
永遠,永遠···
新年,你好!
l 音嵐
用全部的溫柔去祝福
用全部的熱情去慶賀
趁著夜還年輕
趕在春風前頭,喚一聲
新年,你好
窗前五彩斑斕的煙花
引來新年成熟的笑臉
媽媽的鄉(xiāng)下
玉米成串的掛在屋檐下
黃澄澄的喜氣飄滿了家園
說到過年
媽媽的眼里又開始出了久違的火焰
多年前下著雪的某一天
一家人喜氣洋洋照的一張全家福
至今想起,媽媽仍笑著合不攏嘴
在城市日新月異的氛圍里
倚著大湖名城的肩頭
寫著一首關于新年的詩
我顫抖的雙手
碰落了春天的第一滴露水
在新年的喜慶里
我們談論往事,談論收成
談論十三五美好的藍圖
就在大湖名城輝煌的綠州上
就在皖江大地璀璨的腹地里
6900多萬崛起的沖浪者
在十三五嶄新的眉頭
向全世界
擎起一個江淮兒女新跨越新騰飛的中國夢
啊,新年,你好
您是跟隨媽媽豐收的喜悅走來的
您是以蓬勃的雄姿踏遍青山的
當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站在十三五蓄勢待發(fā)的起跑線上
你,光輝追夢的2016年
必定為我們的勝利檑響戰(zhàn)鼓
那時,我們就在大湖名城的扉頁上
瀟灑地簽上一個響亮的名字
------中國 安徽
啊,新年你好